查看原文
其他

阿拉斯加交锋后,美国不会轻易放弃耍横的强硬对华政策

维罗阳光 2021-07-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枫叶君评 Author 作者枫叶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l 微信公众号“枫叶君评”

ID l fengyejunping

作者 l 枫叶君


01




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持续了三场两天,对外界而言,尤其是对非常关注这场对话的中国人来说,最吸睛的可能就是三个字:火药味。



中国的爱国者不满美国的颐指气使久矣,从视频上看到,中方代表有力批驳美方的发言,自然是精神振奋。不过,不愉快的开场之后,双方还是坐下来本着务实的态度交换了意见。毕竟,中美代表大老远跑到安克雷奇会谈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火药味。



美媒给予了灰色的描述:“会谈结束后,双方没有发表联合声明,也没有举行联合记者会。中方代表一言不发直接离开,布林肯和沙利文向媒体做了简短陈述。”



而事实上,没有联合声明是早就知道的,美国国务院之前就释放出相关信息。中国也很冷静,《环球时报》在会谈开始前的社评中同样告诉国内人士,对于中美阿拉斯加对话不应抱不切实际的期望。




02




那么,这两天三场的接触最后算是不欢而散吗?中美双方似乎都不愿留给外界这样的印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我们之前就预计,会就范围广泛的议题展开艰难和直率的会谈,而这正是我们所做的。”但他表示,会谈达到了美方所希望的目的,即让华盛顿有机会提出对中国的严重关切,并阐明自身的优先事项和议题,同时了解中方的优先事项和议题。



在接受中方媒体联合采访时,杨洁篪表示,这次战略沟通是坦率的、建设性的、有益的,但是双方之间还是存在一些重要分歧。王毅说,对话比对抗好,但对话必须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美方不要低估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正当权益的意志。希望美方能相向而行,在此基础上,中方对中美继续对话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



对于火药味是如何引发的,中美各执一词。不过,布林肯在开场白中上来就提出新疆、西藏、香港、台湾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显然让会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美方对中方的反应并不感到意外,布林肯对媒体说:“当我们明确而且直接地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得到了抵触式的回应。”





03




经过特朗普四年执政,中美关系在各个领域均遭受重创,双边关系跌至美中建交以来的低点。在双方分歧严重的当前,阿拉斯加对话中出现短暂而激烈的交锋毫不奇怪,令国人眼前一亮的倒是,中国代表以外交场合通常少见的大白话直接回怼美方。这让中国人感觉很解气,志气大涨,信心大增。那么,美国人感觉如何呢?



据外媒报道显示,阿拉斯加会谈现场出现的戏剧性场景,让有些美国人给予了这样的解读:中国“不尊重”拜登政府及其团队。



路透社援引一贯主张对华强硬的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资深共和党议员迈克·麦考尔的话说,中国的“好战和指责”对拜登政府是一次警醒,让他们清楚自己在与什么人打交道。麦考尔在个人推特上说,“这个政权显然没有计划改变自己的做法。实力和行动是中国共产党唯一能理解的事了。”



时常在中国问题上持强硬态度的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汤姆·科顿则发推呼吁应对中国挑战:“中国代表团的行为完全无法接受,现在是拜登政府采取战略击败中国的时候了。”



中国问题专家对比了中国与拜登政府、上届特朗普政府打交道的不同,认为,中国在与特朗普政府接触时“大气不出”,而在与拜登政府官员首次接触中,就表现得“像战狼一样”。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觉得“他们(拜登政府)很弱”。



哈德逊研究所中国战略中心主任、《百年马拉松:中国称霸全球的秘密战略》一书作者白邦瑞从火药味中嗅出了更多味道,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中国在阿拉斯加对话中采取的姿态,似乎在传递这样的信息,“中国不仅与我们平起平坐,而且更优越”。他据此认为,美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需要寻求“更多的杠杆力”。



中国代表的哪些话令美方“莫名惊诧”?大概就是以下这些大白话:杨洁篪说,“我们把你们想得太好了,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立场同中国谈话”,以及“难道我们吃洋人的苦头还少吗?”王毅也在现场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




04




紧盯别人而忘记自己,这的确是美国的一贯作风。中国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可是布林肯一上来就提新疆、西藏、香港和台湾问题。中国反对美国私下拉帮结伙对华围堵,可是美国日前与日本、韩国举行的“2+2”会谈毫不掩饰地将矛头指向中国。不仅如此,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还表示,美国将“将永远为了我们的原则、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的朋友挺身而出。



这种剧烈碰撞让人们相信,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间分歧深刻,相互间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感,它预示着北京和华盛顿在日后的交往中也会更加“率直”。复杂又僵持不下的紧张关系,短时间内无法轻易缓解,很多方面不大可能会有共识,也不会有更多合作的前景,程度可控的摩擦将是长期的。



有些美国人认为,拜登政府大概率上不会回到之前针对中国的“绥靖政策”,而是会向中国展示自身力量,以回应中国在对华首日对美国实力的反驳。大西洋理事会斯考特罗夫战略与安全中心主任巴里·帕维尔周五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中国人只尊重实力,而且是数量上的实力。他说,拜登政府战略的核心就是与盟友伙伴磋商,形成“联合战线”,这正是中国所憎恨和想要极力避免的。



他说:“一旦中国认识到,美国确实是从实力的地位与中国打交道,而不是中国官员昨天所称的,美中关系将会回到能够管控最艰难议题、可以探索合作的状态。”



这说明某些美国人依然相信,美国可以利用手中的实力大棒,迫使中国作出让步。



华盛顿智库威尔逊中心亚洲项目地缘经济学副主任、东北亚问题高级研究员后藤志保子认为,过去一周的亚洲外交,让美国走进阿拉斯加对话时多了些许信心,“当美国说自己在谈判中占优势地位时,这不仅仅指一个强大的美国,而是一个受到区域盟友支持的美国。”



在特朗普时期,美国主要是凭借自身力量向中国发难,在对华外交中基本是使用大棒居多,当然,这也引发了中国针锋相对的反击。现在的拜登政府明显加强了与盟友的关系,心里有了更多的底。如果说在特朗普之前的很多年,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但今后将明显不同。不少分析家认为,大棒肯定有,而且绝不比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小,但是,胡萝卜的影子迄今还看不到。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陆伯彬说:“我们看到的是华盛顿在告诉北京,我们不准备给美中关系减压。从很多层面上看,拜登政府的中国政策将是特朗普政府的延续。”他认为,阿拉斯加交锋后,美国对华政策将会持续强硬。




05




就在3月19日联合国为纪念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举行的会议上,中美再次互呛。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以个人早年经历说,美国在种族问题上有缺陷,但是美国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而中国和缅甸这样的国家,针对数百万人的作为却是“致命的”。此番发言当即遭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大使的驳斥。戴兵说:“如果美国真正关心人权,他们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解决种族歧视、社会不公和警察暴行等根深蒂固的问题。”



毫无疑问,美国国内的政治现实决定了,拜登政府将延续上届政府的对华强硬立场;而中国力量的日益增强也决定了,中国深信无需向美国施压示弱,这就意味着,阿拉斯加对话中的火药味可能会弥漫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



刚上台不久的拜登政府现在正处于对华接触的“调音”过程,究竟将来会拿出怎样的政策还有待观察,至少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



但需要清楚的是,美国是处理国际关系的老手,一次激烈的交锋并不会使它知难而退。沙利文在安克雷奇会谈后对媒体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们带着清醒的认识而来,带着清醒的认识离开,我们将返回华盛顿评判我们所处的局面。我们今后将继续与盟友和伙伴磋商,讨论今后所要采取的措施。”



不过,无论美国怎样盘算,中国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战略定力。就今后四年的中美关系而言,恐怕难以摆脱以下四句话:分歧将不加掩饰,摩擦将成为常态,美国对华政策将持续保持强硬,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自身利益的决心将更加坚定不移。




好文推荐↓↓


弱国时差综合征

中国人到底吃哪一套?

美国为何没有官方历史教科书

为啥美国的盟友遍天下,而俄罗斯的盟友少得可怜?

谁在帮助最需要疫苗的第三世界国家?| 数据比报道现实











感谢点亮“在看”,欢迎转发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